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
发布时间:2025-11-12 09:26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11月11日,央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承受压力,继续平稳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主要经济指标总体稳定,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活力。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中国人民银行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综合运用量、价、结构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为经济复苏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适宜的财政金融环境。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综合利用公开市场运营、中期借贷便利、再融资和再贴现等工具,以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充分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实体经济投放质量和效率。二是推动降低社会融资综合成本。完善市场化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力度,有效发挥利率自主定价机制作用,压低存贷款利率。三是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用好5000亿元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和新增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风险分担作用,实施完善金融政策结构工具,继续做好金融“五项基本文章”。四是汇率一定要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汇率在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中的调节作用,实施综合政策树立稳定预期,保持复杂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五是强化风险防范化解。继续妥善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持续改善金融环境。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逐步显现。截至9月末,社会融资存量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分别增长8.7%和8.4%。270.4万亿元。社会融资成本处于较低水平。 9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约40和25个基点。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人民币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总体稳定。 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上年末升值1.2%。当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际经贸秩序面临严重挑战,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差异较大。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国内经济复苏基础仍需巩固。同时,我国经济基础雄厚,拥有许多效益好、稳定性强、潜力大。 MRA支撑条件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成功信心,推动事关中国特色现代化事业全局的战略事务取得重大突破。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沿着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金融强国建设,完善中央银行体系,制定科学健全的金融政策体系和全面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畅通金融政策传导机制。必须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防陷阱、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支持实体经济和维护银行体系自身健康,加强宏观调控。保持宏观政策导向,做好逆周期、跨周期调节,提高宏观调控有效性,继续稳增长、稳就业、稳希望。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同时继续完善财政政策框架,加强财政政策执行和落实。保持流动性充裕,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和物价总水平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金融环境。我们会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调控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央行利率引导,提高利率水平发展利率导向的利率和交付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自律机制的作用,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管,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促进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的双重作用,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坚决落实金融“五条主线”,加大对科技创新、拉动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的支持力度。我们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汇率弹性,加强预期引导,避免汇率超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上的总体稳定。e级。探索拓展央行宏观审慎金融职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坚定守住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责任编辑:刘洪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