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签订缺少关键信息的“空白劳动合同”?
发布时间:2025-10-22 09:25
能否签订缺少关键信息的“空白劳动合同”?律师提醒劳动者,如果劳动者没有拒绝签订空白劳动合同,可以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签订过程和合同内容。劳动合同必须一式两份,用人单位和雇员各执一份。用人单位解除劳动者必须保留的劳动合同或者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李某拒绝签订未注明用人单位及工资的空白劳动合同,公司因此解除其劳动关系。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该公司因未履行书面劳动合同而支付工资差额4万多元,并赔偿非法解除劳动关系9066元。无独有偶,王先生签订劳动合同时对于一家建筑公司,“甲方”(雇主)部分为空白。由于只有一份劳动合同,建筑公司接手了。他因工受伤后,才发现雇主原来是一家劳务公司。据了解,部分企业要求员工在入职时以“统一模板”、“后续填写”为基础,签订未明确主要条款的合同。表面上看,这是为了“提高效率”;实际上,这是为了“提高效率”。事实上,这为后续的减薪、工作调整,甚至不公平解雇埋下了伏笔。律师提醒,如果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不能拒绝签订空白劳动合同,可以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签订劳动合同的过程和内容,以便日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李因拒绝签署空白合同而被解雇。李某是一家公司的员工。因为劳动控制公司向他出示的行为中没有注明用人单位和工资,李某拒绝在空白合同上签字。公司以此为由解除了其劳动关系。通过仲裁程序,李某要求公司支付其因未签订劳动合同而导致的双倍工资差额以及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该公司不服仲裁结果,将其诉至法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公司因李某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支付差额工资4万元,非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9066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3月,公司与李某协商签订劳动合同,并口头告知李某工资福利情况。李先生签字后,公司相关人员填写了公司公司名称并经过审批并加盖公章。但因李某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公司与其解除劳动关系,不属于违法解除。因此,公司不同意向李支付双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工资差额和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金。李某承认,公司人事专员告知他,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因是他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然而,公司向他出示的合同并没有具体说明雇主的名称和薪资福利。李先生在签订合同前要求公司澄清这一点,但公司直接解除了与他的劳动关系,侵犯了他的合法权益,应给予他相应的补偿。法院经审理认为,公司要求签订的劳动合同不存在任何问题。由于没有明确基本工资,李作为雇员,有权像用人单位一样拒绝签署必要的条款。因此,最终双方未能签订劳动合同,公司才是错误的一方。公司还以此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理由,构成非法解除劳动关系。据此,法院作出上述判决,李某已于近期收到公司的相关赔偿。空白的基本信息会导致误解。 “我签的劳动合同,居然伤害了我!”近日,通过一审、二审胜诉的劳动关系官司王先生告诉记者。王先生是北京市丰台区一家建筑工程公司的卡车司机。当他受伤后维权时,建筑公司与他签订了劳动合同。该劳动合同中的雇主不是建筑公司,而是塔州的一家劳务分包公司。河北省昂山市。原来,王先生与这家建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甲方”(雇主)一栏为空白。由于只有一份劳动合同,建筑公司接手了。他因工受伤后,才发现雇主原来是一家劳务公司。建筑公司和劳务公司均表示,王先生与劳务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与建筑公司无关,这让王先生为难。随后,王先生向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起诉了一家建筑公司。庭审中,该建筑公司向法院提交了王先生与劳务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合同显示,甲方是劳务公司,乙方是王先生。不过,王先生表示,虽然《劳动合同》是他本人签订的,但“甲方”当时该部分是空白的。他一直认为“甲方”是建筑公司,《劳动合同》中的劳务公司名称是后来填写的。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认为,王先生虽然与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劳务公司未能提供证据证明王先生实际受雇以及双方实际履行劳动合同。但W先生提供的证据可以证明他与一家建筑公司更符合雇主与雇员之间的雇佣关系。因此,法院判决王先生与某建筑公司劳动关系有关。王先生的其他索赔必须在工伤认定后进行,目前无法处理。某建筑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驳回提出上诉,维持原判。如何签订劳动合同。 “这两起案例提醒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尤其是用人单位名称、工资等关键信息,核实无误后再签字,不要在关键信息的空白部分签字。另外,劳动合同应一式两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如果用人单位收回其应得份额或只签署一份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投诉。 检查大队”,北京和达律师事务所律师于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规定了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及法定代表人、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劳动合同期限等。劳动合同、工作内容、工作地点。 “积分、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于晨表示,对于工人来说,如果一份空白劳动合同不是自己的真实库房,会导致双方就合同条款产生纠纷,增加劳动仲裁或诉讼的风险。于晨建议,工人除了维护劳动合同外,还应保存劳动期间的各种证据,如劳动证明材料、工资单、保障金材料等。 等作为佐证,然后向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争议委员会申请仲裁。用人单位还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与劳动者签订完整、清晰的劳动合同,保障双方权益。记者赖志凯《工人日报》(2025年10月16日第07页)
[编辑于负责人:刘洪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