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十五五”|培养全民族高度热情、充满
发布时间:2025-11-11 09:24
制图:彭掌峡人民无精神不立,民族无精神不强。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社会文明水平显着提高”列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战略任务进行专章部署,为下一步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五年。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又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是以中华文明为保障的,符合中国实际,是最终的结果。是中国人民精心选择的。千年背景与现代经济如何协调?时代的热情发展早已写下:中国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现代文明,中华文明提供了中国现代制造业深厚的基础。社会文明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4年底,全国将有公共图书馆3248个,群众文化机构近4.4万个,新建公共文化空间4万多个。群众享受文化服务的场所更加美丽;国家智慧图书馆系统和公共文化云建成。效果显着,公共文化服务在云端,在手指上;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乡村之夜”生机勃勃,“村歌”传遍大江南北,舞蹈“我”城市乡村……“十四五”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需要超丰富的物质资源,更需要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和思想文化自信。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主力军,也是社会文明迈上新台阶的受益者。需要看到的是,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就越要清醒地认识到“船到中流越快,路到半山越陡”。越要注重精神的力量、思想的感召、价值观的引领、文化的滋养,引导全体人民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危险和挑战。呃信心和统一的意志。社会文明程度的显着提高不是一个抽象的目标,而是有一个具体、生动的方向需要在培训中落到实处。人们的文化需求日趋多元化、个性化。从“提高文化原创能力”、“发展网络条件下的新型大众文学艺术”、“推动书香社会建设”,到“实施积极的文化经济政策”、“发展新的文化业态”、“引导和规范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健康发展”等建议,描绘文化发展新图景。文化经济的本质在于文化与经济的共同发展,其特点就是一个“人”字。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如何培育文化心、教育文化人、从文化人的文化中受益? “苏州超级联赛今年夏天火爆的《格》给出了答案。从举办赛事到打磨地域IP文化,再到凝聚城市精神、推动城市旅游,“苏超”坚持让群众发挥主体作用。酣畅淋漓的比赛充满竞技精神,迪纳拉增添情感价值,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精神满足和文化需求。“热词”和旅游流量的浪潮无不体现着整个人类文化的创造力。环顾中华大地,从田野里的农民到走在大街上的骑手,从夜经济的参与者到实用的直播,一张张面孔都在诠释着“名气就是繁荣”的道理。意见和理论文章可发送至CEPL#ce.cn(#改为@)。详情请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文。 【责任编辑:徐克】
购买咨询电话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