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昌吉体验“吨”棉花、粮食、煤炭。记者曹志恒 苟丽峰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古称汀州,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唐代北亭都护府曾设于此。如今的昌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70多年的艰苦奋斗,昌吉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现代科技,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新生产力蓬勃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天山小麦乡正在向农业科技高地迈进。金秋已至,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江布拉克风景区的万亩麦田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远处山峦起伏,绿意盎然松树林,金色的麦浪随风飘扬。巨大的收获机在麦田间穿梭,一幅丰收的壮丽画卷在天山脚下缓缓描绘。 4000多年前,原产于西亚的小麦经新疆逐渐传入中原,我国农业形成了“南稻北麦”的生产格局。如今,天山脚下仍然是最适宜种植小麦的地方之一。这里出产的优质面粉,为新疆名菜“七台果优柔面”注入了灵魂。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农民在田里收割小麦。丁磊摄在汀州广阔的田野里,传统农业种植早已被好种子、好田地、好方法、好机遇、好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种植模式所取代。OD 系统。今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科院与昌吉种业公司九盛禾联合培育的春小麦新品种“良春1758”在节水小麦育种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亩产达508.32公斤,较主力品种增产17.11%,实现了“减水不减产”。 “这一突破为新疆乃至西北芳香、半干旱地区小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撑。”九盛和种业新疆研究院院长林怀龙表示,“良春1758”具有定植早、分蘖率高、千粒重高、品质好的特点。目前推广面积超过5万公顷。围绕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昌吉市组织实施11个项目种子科技计划涵盖小麦、玉米、番茄、西瓜等主要农作物。目前,昌吉州种子生产面积稳定在100万公顷,年产良种35万吨,产值57亿元,正在加快由种子劳动力大国向种业强国转变。得益于玉米密植精准控制关键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昌吉州玉米大单产的提高已成为现实。 2024年,昌吉州玉米产量将达到1018公斤,首次进入“吨粮季”。棉花收获季节即将到来,当你走过位于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实验棉田时,棉花n 叶子呈现出独特的棕色。 “我们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在棉花中建立了虾青素生物合成途径,并成功创造了可以‘生产’高价值虾青素的工程棉花。”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中心研究员杨作人说。据了解,可生产虾青素的工程棉产生的棉花副产品(树叶、棉籽、棉铃壳等)占植物生物质的80%,由低价值废弃物转化为高价值功能性原料,棉籽油可开发为高端保健保健品。棉叶、棉铃壳可替代人工饲料色素,提高棉田综合效益。在科技的支持下,广泛开发利用的棉花也能释放出新的潜力。昌吉是全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商业基地。该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在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牵头的“新疆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治成套技术”,为新疆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治提供了一整套技术实施方案。 “新疆棉花病虫害全生长季绿色防治技术”和“新疆棉花主要病害全生长季绿色防治技术”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2023年、2024年农业重点技术。生物育种、密植技术、农业机械研发、水肥一体化高效……依托完善的生产地理气候条件,昌吉将不断加强粮食和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现代农业已成为古汀州的一张亮丽名片。绿色能源引擎激发澎湃动能。矿区道路平坦宽阔,没有无人值守的矿车来回穿梭,花草树木绿意盎然。走过昌吉准东露天煤矿,全国单位产能最大的绿色智慧矿山已经告别了尘封的过去,生产作业更加安全、高效、友好。准东煤田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边缘。它是我国最大的综合煤田,预测储量3900亿吨,目前年产煤1亿吨以上。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准东煤田建设开发的基础上设立的,拥有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借助“绿色+智能”两轮驱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矿山作业效率显着提升。目前,开发区绿化绿化面积已达3.2万公顷。 “我们全面应用新能源设备,引进754辆无人矿车,预计每年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450吨、颗粒物2吨、挥发性有机物6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局局长余彦杰说。昌吉等清洁能源“风景”丰富。目前,昌吉市新能源核准装机容量已达5204.8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已超过1400万千瓦。清洁能源在结构中的比重能源消费量大幅增加。转眼间,昌吉至古泉±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已向3000多公里外的安徽输送了2000度电。该线路每天提供2.54亿千瓦时的电力,足以满足13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 “该线路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设。” ±1100KV特高压昌吉换流站站长王红表示,特高压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力线损,是我国建设“电力神道”的重要技术基础。昌吉换流站是昌吉至古泉±1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的起点。借助无人机、数字孪生等技术技术手段上,换流站探索出“人工+机器人+太空无人机”的巡检新模式,利用5G赋能鹰眼摄像头等先进终端和系统应用,有效提升了整个换流站的运维效率。在昌吉州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工厂,高端换流变压器、交流滤波电容器、750kV站用变压器等设备均由封闭式街道工厂制造组装。作为一家拥有3万余名员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负债70万多元到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元,从“中国装备”到“世界装备”,特变电工的发展史就是昌吉州“每一吨煤、每一缕空气、每一缕阳光”的巨变的生动写照。澎湃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曾勇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书记安阳表示,作为新疆战略门类最全的地州,新疆锚定“优势、出特色文章、靠科技强”。如今,昌吉州3个千亿级、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已全部具备。
【责任编辑:徐克】